Spectrum Analyzer (Spectroradiometer)
Goniophotometer (light distribution curve tester)
LED flicker characteristic tester
Architectural lighting inspection
UV radiation detector
LED life and aging tester
Drive power and electronic ballast tester
Illuminance meter/Luminance meter/Photometer
Digital electrical parameter measuring instrument
Precision test power supply (AC/DC)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test system
Environmental safety testing equipment
Supporting test equipment
复旦大学的电光源研究工作始于1960年。当时由蔡祖泉教授带领的电光源研究小组,克服科研设备简陋、技术资料缺乏等困难,制成我国第一只高压汞灯。随后又研制成功了碘钨灯、长弧氙灯、超高压球形氙灯等十余类照明光源和仪器光源,揭开了中国电光源科技水平从白炽灯向气体放电灯飞跃的序幕。自1973年起,复旦大学开始培养电光源专业的学生,在为中国的电光源行业输送人才的同时也为随后复旦大学电光源研究所、光源与照明工程系的成立奠定了人才基础。
1978年为了适应我国电光源事业的发展,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了复旦大学电光源研究所。进行气体放电、光源化学、光源电器、照明设计和光源测试等研究,同时建立了中试车间,开始较大规模的电光源研制工作。先后成功研制了大功率水冷电极超高压氙灯、电影外景摄影镝钬灯等十多类新光源,成功研制复合式大型自动分布光度计、紫外辐照度计、核爆炸亮度仪等测试设备。特别是紧凑型荧光灯研究工作的开展,标志着中国电光源科技水平的第二次重大突破-----即从直管型到紧凑型荧光灯的飞跃。
(2015年复旦大学光源研究所采购多套创惠CMS系列光谱分析仪)
随着我国电光源产业对人才的迫切需求,198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了“光源与照明工程系”,设立特色专业“光源与照明”,使原电光源研究所成为教学、科研一体化的机构,同时光源系又被批准为中国照明电器协会人才培训中心。光源与照明工程系充分发挥高校的综合优势,形成教学、研究、开发、推广一体化的研究机制,在国内外学术界和产业界享有盛誉。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的需要,推动“绿色照明工程”的深入实施,本着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复合型人材、增强学生工程技术和工程实践能力的目的,教育部于2003年3月批准将光源系原有的“光源与照明专业”拓宽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并保留光源与照明工程研究方向的特色。
2009年1月,光源与照明工程系并入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09年光源与照明工程系获教育部批准筹建先进照明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013年12月通过教育部验收。中心将加强先进照明相关技术产品的自主研发和产业化,提升我国照明产品的原始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努力实现电光源技术水平的第三次飞跃。
2015年复旦大学电光源研究所采购多套我司CMS系列光谱分析仪(光谱辐射计),产品技术指标与产品品质得到所内各位专家的认可。此次复旦大学认知创新实验实再次与我司达成合作,批量采购了CMS系列光谱分析仪(光谱辐射计),所有设备均已安装调试完成,设备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国际国内行业标准要求!再次得到学院教授及专家们的认可!期待电光源技术水平的再次飞跃!
上一篇: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波段的光谱?
下一篇:2022年放假通知
电话
13777457192邮箱
sales@inventfine.cn地址
杭州市余杭区临港路11号扫码关注创惠